
北京上半年土地成交额破千亿大关
在业内人士看来,出让金额增长的背后,一方面,土拍市场规则的优化调整释放了市场活力,为房企投资决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优质地块供应显著增加,有效激发了房企的竞拍积极性。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2宗出让地块中,上半年海淀区共推出6宗地块,土地供应量同比增长200%,其中4宗吸引多家房企激烈角逐。值得一提的是,中建系房企在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中表现尤为亮眼,一举斩获22宗地块中的7宗,成为最大买家。
共出让22宗地块
北京2025年上半年土拍落下帷幕。从成交数量来看,上半年北京共成功出让22宗地块,与去年同期的19宗相比,同比增长15.79%。其中,溢价成交地块9宗,占总出让地块的40.91%。有3宗地块溢价率超过20%,4宗地块溢价率超10%。
从供地区域来看,海淀区成功出让6宗地块,通州区出让3宗,丰台区、昌平区、顺义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各2宗,大兴区、亦庄开发区、怀柔区各1宗。
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供地数量迎来爆发,占总地块数量的27.27%。而在去年同期仅为2宗,同比增长200%。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地块供应量超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全年海淀区土地供应量的3宗、2宗和5宗。
具体来看,海淀区东升镇北部片区朱房四街棚户区0030地块和海淀区树村地块分别达25.04%及27.93%,此外,海淀区东升镇北部片区朱房四街棚户区0029地块、海淀区半壁店地块分别以17.33%和11.95%溢价率成交。
除海淀区地块外,通州区梨园镇强力家居地块溢价率高达21.94%。此外,朝阳区三间房地块和通州区八里桥棚户区地块则分别达10.5%和16.2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交易表现亮眼,充分显示出企业对核心城市的投资热情。出让地块多位于核心区域,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低的开发限制及良好的规划潜力,吸引众多房企竞相角逐,推动地块溢价率显著提升。
高溢价地块的加持下,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让金额也相应增加。根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025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让金额达1005.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2.36亿元同比增长37.3%,已达去年全年的64.71%。
中建系成最大买家
2025年上半年北京土拍市场中,央国企继续成为拿地主力。
其中,中建系房企表现尤为突出,共拿下7宗地块(含联合拿地),拿地金额达401.82亿元,占上半年拿地总额的39.96%。并且,中建智地与金茂、越秀、朝阳城发组成联合体,摘得上半年唯一一宗超百亿元地块——朝阳区平房乡黄杉木店地块。
中建系房企在北京土地市场的积极布局,本质上是品牌战略与市场运营双重考量下的协同决策。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分析称,北京作为超一线城市,拥有庞大且稳定的消费基数,其经济韧性、人口吸附力及住房改善需求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房地产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盈利空间。中建系房企通过获取核心地块、开发适配产品,有望实现项目运营收益的最大化。
郭毅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建系房企在北京重点地块的投资布局,不仅契合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战略需求,更能依托市场潜力达成经营利润增长目标,形成品牌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