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
■ 李芬利(河南)
深夜,桔黄灯光下,手握一卷,或卧或坐,以无形之灵魂有形徜徉在别人的人生中。
书里可见屋舍俨然,可笑三两孩童在巷子里仰脸看天,可惧狂风大作;可赏草长莺飞,仰可繁星满天;俯能漆黑一片,是为阅读。
阅读是人生幸事,用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时辰,体悟别人的一生,甚至前生后世、三生三世。人生苦短,阅读可用他人延展自我有限的生命。此生命用文字塑成衣冠,阅者尽可以抱自己灵魂于其中。或者说,尽可以在别人的生活里畅意自己的人生,何不快哉!
同阅一卷书,喜时可见花开;悲时可遇流水,郁时四处铜墙铁壁;乐时举手云开雾散。是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读者的再创造。同阅一卷书,蹒跚难行者寻找道路;志得意满者寻找阶梯,或者寻找豁然之光;弱者寻找志士力量。艰难行于荆棘之中者,可使举重若轻,脚步轻捷;挣扎溺于困境之中者,可增向上之力,超然而脱。是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你的人生无人可以代替,你的阅读也是——
你的高矮胖瘦、你的五脏六腑与人不同,所以阅读时那个与你契合的点不同。找不到那个与你同频共鸣的点,就不会有深夜被文字拨动心弦的那一声“砰”然的轰鸣;那一声可以让你号啕;那一声可以让你雀跃;那一声可以让你陶然;那一声可以让你拍案。只此一声,你的多巴胺让你与阅读如胶似漆。这一声,只能是你一个人的阅读,是你用心体悟到的那根琴弦。一弦一柱一声,不会相同。
阅读甚至是私密的事。有人说想了解一个人,可以看看他的书房,然也。有学生在已逝导师的书架上看到了武侠小说,导师生前严肃甚至古板的面容一下就亲切洒脱起来。读书,像在玻璃瓶里装豆子,红豆自红,黑豆自庄。当然人不是玻璃,所以我们说气质,气是各种豆子、小米、黍稷、鱼肉消化之后形成的血肉之质。看见你读的书,就了解了你的资质。书可以背在包里,藏在行李箱里,不会轻易示人。
一个人阅读,是在别人的人生里跑马,酣畅淋漓。路遇同道者,颔首致意,聊两句天气,说一句痛快、难受,是为心有灵犀。阅读所得皆在自己血肉,剥离不出,也分享不到。虽为母子,脐带也难以传递。所以,书只能自己读。自己读是说要亲自读。听别人分享,是让别人在你的思想里跑马,只能腾起阵阵灰尘,并不能跑出里程。就像你让别人坐在自己的架子车上推车,力气很大,却并不能前进。或者说就像小时候老师告诫我们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其实不仅没味道,还容易传染细菌。自己读是说要一个人读。许多人读,就像赶大集,喧嚣一片,只能眼花缭乱,却不能深度思考。就像一群马拴在一起奔跑,气势有余,灵活不足,更要小心有人不经意间成为岳家军的“麻扎刀”。
一个人读书是享受,是畅游,是日行万里,是深潜碧海,也是耸入苍穹。一个人读书是热闹的孤独,是安静的狂欢,是万马奔腾的静寂。是旷野里的树,是晨光里的露,是一座庄严的古老院落,是一座长满钟乳的深山洞,是种豆豆苗稀的南山,是孤烟直上的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