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机长被停飞,航空安全不该靠舆论倒逼
驾驶舱是飞机的“心脏”,保障飞机行驶正常,确保乘客安全抵达,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是机长职责。涉事机长不顾乘客安危,任性胡来,在飞行中准许无关人员进舱,无疑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安全神经。桂林航空对关乎航空安全的不当行为实行“零容忍”,符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只有机组、局方监察员等6类人员进入驾驶舱的安全规定和公众期许。
此前也有国内航空公司发生类似事件。去年7月,东海航空B-1533号飞机机长因行程期间擅自允许其夫人进入驾驶舱,事后被给予暂停飞行6个月,取消教员资质,赔偿人民币12000元的处罚。相形之下,“终身停飞”无疑属于“重罚”。
严惩涉事机组人员固然重要,但不得不提,事件发生在今年1月,直至11月舆论曝光才得以关注和解决,“终身停飞”虽是对机长不遵守规则的处理,但又有多少是迫于滔天舆论和维护航空公司声誉?数亿人的航空安全岂能只靠倒逼,这一起安全运行作风松懈、严重违规违章事件及其迟到的责罚,充分暴露出航空公司的监管漏洞和管理失灵,后者不得不尽快修复。
随着经济发展,飞机已成为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我国航空市场每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速迅速膨胀。不容回避的是,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和高频次应用,必然带来更严苛的安全需求。遗憾的是,无论是这次的滞后处理,还是之前的监管失察,均没有体现对前述需求的回应。从此一角度出发,自然也可理解为何舆情爆发后,人们对事件故态复萌表现出无尽担忧。
纾解公众焦虑,有必要重新严格界定相关责任。机组人员行为是否规范,不能光靠机组人员自觉,航空公司理当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除态度鲜明对威胁航空安全的行为说“不”,更要从教训中举一反三,加强内部安全教育培训,把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同时加大对一线机组的监管力度。机组成员也应形成“安全至上”的共识,严守安全规章,时刻将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航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