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不该是“年年上演的哭戏”

       “假期未完,钱包已完”“你是不是被人情消费掏空”……每逢节假日,类似的“哭戏”总不绝于耳,比如有网友列出了20多个红包清单,一大篮子“重磅炸弹”,让网友再次为“人情消费”进行了一场震荡性的讨论。往往,讨论归讨论,做法归做法,公众还是要自觉或不愿地加入到“人情消费”中,大有“年年恨人情消费,岁岁有人情消费”之势。那么问题来了,年年在网上“批斗”的人情消费,究竟有多么顽劣?偏偏年年被反,年年还成了“主角”?


       国庆逢中秋,喜上加喜,假期的每一天都是中国文化和传统认知里的“好日子”。嫁娶、乔迁、办寿等等,也扎堆而来,纷繁杂芜、乐此不疲。每一场喜事,主人家大操大办、风风光光,客人则红包一个比一个数字吉利、金额更高,你来我往、一迎二送,“人情消费”在往来之间变了味,本是联络感情、相互帮助、彼此默契的亲友关系,演变成攀比、奢靡、浪费之风。

      

       “人情消费”也意味着餐饮浪费之风的发端,宴席要求上档次、菜肴“只要贵的”,满满一大桌子菜,不能搁了脸面、更不能被他人宴席比下去。所以说,“人情消费”既是一场亲情内涵变质的消费,更是一场资源浪费的行为。人情风泛滥,夹带了浪费之风、攀比之风、盲从之风,让基层群众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被裹挟、被带偏,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被物质的浪费和异化的“人情”绑架,还能滋生什么样绿色生态的基层情感空间?

      

       一个恶俗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年年被众人喊打,却年年存在。“人情消费”就是这样,没有人不愿意对之切割,但没有谁能够走出“人情消费”怪圈,成为第一个“破窗者”。为了照顾所谓“风俗”、照顾大伙“面子”,风俗也就演变成了“恶俗”。在此,需要区分的是正常人情交往与“人情消费”的关系。前者是必备的亲情动作,后者是人情的负担。显然,“人情消费”成了“年年上演的哭戏”,归根结底还是公众缺乏理性追求和正确观念所引发的,让每一个人想逃离其中的人而不能放下。

      

       无论怎么看,“人情消费”都是于人性情感、价值取向、精神建设等有负面影响的,为此打破“人情消费”之困,还须每一个人走出藩篱,走出错误认知的禁区,别总觉得离开“人情消费”就剥离了亲情。要知道,亲情是在日常时刻一个联系、某个特殊时段一次伸手、关键时期一剂给力,细水长流般的交流远胜于乍欢之下的热闹。

      

       当然,“人情消费”滋生的社会治理问题,是政府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课题,还得从制度上拿出办法,对“人情消费”亮剑。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让“人情消费”在村民集体商议的座谈上,回归村民和基层真实的心声。“解铃还须系铃人”,想必这才是“人情消费”回笼的根本之举。█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