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受访者希望体检档案建立共享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建议,建立“一检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用人单位之间体检结果不互认,造成不少毕业生高频率体检,这一触及青年痛点的议题引发人们热切关注和讨论。
随后,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中青报官方微博发起一项“体检档案是否需要建立共享机制”的微博投票。结果显示,63.9%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太需要了”,认为重复体检不但花钱还费时间精力。
指定体检机构是造成毕业生重复体检的主要原因
焦新安代表的建议中,引用了中青报社调中心2018年的一项关于重复体检的调查。
该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经历了重复体检,其中50.8%的受访者体检了2-3次,9.6%的受访者体检了4-5次,1.0%的受访者体检了6次及以上。仅38.7%的受访者只体检了1次。
去年刚毕业的杨林(化名)曾在两个月内接受了两次体检。谈到这段经历,杨林的感受就是太耗费时间精力。“体检需要到三甲医院,这些大医院每天都人山人海,体检项目很多,每个项目都需要长时间排队,检测完整个人筋疲力尽,快累瘫了”。
南京某高校毕业生吕波,在找工作时也有过重复体检的经历。“当时投递了一家公司,在面试前就通知我先去体检,结果这家还没录上,白花了100元的体检费。接着又面试了另一家公司,收到了录用通知,却又要体检一次,因为上次的报告不是由他们指定的医院出具的。当时还处于疫情期间,频繁地跑医院,也造成很多麻烦”。
“指定体检机构是造成毕业生重复体检的主要原因。”焦新安分析,一方面,体检结果互不承认。毕业生在实习、应聘、考研、考公务员、考编等多重选择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都要求体检,大多数还规定了体检时间和机构,每家用人单位体检一次,两三个月内做3到4次体检的毕业生不在少数。
63.9%受访者认为重复体检不但花钱还费时间精力
微博投票中,63.9%的受访者认为重复体检不但花钱还费时间精力。7.7%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要重复体检,希望面试单位出钱。还有11.5%的受访者担心连续做几次胸透伤身体。
北京高校毕业生王晶在求职过程中进行了3次体检,“后来又有一家公司通知我要体检,我就放弃应聘了。感觉短时间内频繁体检伤身体,尤其是胸透项目”。王晶表示,对于很多应届生来说,重复体检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公司需要自费体检,如果没有入职,公司就不负责报销。
杨林非常支持建立毕业生体检档案共享机制,她认为,一方面,可以减轻毕业生的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我国的医疗资源很紧张,短时间内重复体检无疑是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也显示,60.7%的受访者指出重复体检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吕波觉得,建立共享机制是件大好事。对毕业生来说省时省力,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缩短招聘周期,降低招聘成本。
杨林很关心体检档案共享机制,她认为,应该由权威部门来牵头,各个医院做好体检档案的出具和保密工作,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对个人的隐私保护也十分重要,最好能像现在使用的健康码似的,做到方便快捷、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