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已批准14个国家27份国际观测申请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2021年3月底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以来,已批准中国以外的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中国天眼”又一重磅天文学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上线发表。中科院1月5日在北京举行2022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大国重器“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及系列重要科研进展,并透露了国际观测申请情况。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说,“中国天眼”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近两年来,该台全力组织开展“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第一时间成立科学委员会、时间分配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统筹规划科学方向、遴选重大项目、制定数据开放政策、分配观测时间等,征集遴选出“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银道面脉冲星巡天”“M31中性氢成像与脉冲星搜寻”“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等五个优先重大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彰显出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的理念。此次征集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共7216小时的观测申请,最终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


       中科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天眼”运行更加稳定,效率在进一步提升,快速射电暴、脉冲星、中性氢宇宙等科研成果不断地涌现。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成果表明,“中国天眼”已经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已经进入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