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之死,该反省的何止是网暴?
2021年12月6日,刘学州在网上发布寻亲视频。刚过一周,他就在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父亲,随后也见到了生母。本来以为这是他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直接导致了他短暂生命的终结。刘学州先是因住房问题被生母拉黑,后来得知自己亲生父母涉嫌遗弃。事情不断发酵后,更有不少网友去微博下质疑与谴责刘学州的行为。种种行为摧毁了他对世界最后的念想,成为他自杀的诱因。
其中,最直接最疯狂的诱因当属源源不断的网络暴力。他们质疑刘学州“立人设、炒作、博取同情心”,不断地在私人空间骚扰人家、还把他的控诉恶意曲解成“刘学州要求买房子”,网民的自以为是和断章取义,所带来的是一个生命的流逝。类似事件不断发生,为何一次又一次惨痛的教训并没有让网络暴力消解?归根究底,网络世界太过庞大复杂,网民素质层次不齐、并常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而事实的呈现需要一定过程,事实的延后性,推动着一个又一个“乌合之众”的诞生。他们以为所谓的是非对错就是“真相”、他们作为“正义”的吃瓜群众有权利有义务去帮助宣扬正义、惩奸除恶。舆论虽然是一种正向的监督力量,但是一旦脱离正常轨道,就反而会成为“害群之马”,导致一个个悲剧发生。因此,一次次惨痛深刻的教训在呼喊着:当下,加强新的网络素养教育非常关键、刻不容缓。
但面对此次事件,该反思的远远不止网暴行为。社会层面上讲,刘学州在遗书中阐述,二年级开始寄宿学校,自己是校园欺凌受害者、被男老师猥亵,有关学校该反思是否尽到了对孩子的看护和保护义务?是否加强了师风师德建设与考核?当初刘学州的父母未婚先育,之后将其“转送”他人,父母生而不养何以如此?见到多年未见的血亲骨肉怎能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父母的职责义务何在?法律层面讲,刘学州被父母遗弃寻求法律途径却过了诉讼时效,反映出遗弃罪等条款制定需要更新,法律制度应当根据社会实际适时而修、适时而订。还有针对校园霸凌、猥亵、网络暴力等问题,应有更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举措。
当然,刘学州的说辞是否属实还待官方查证后才能明确。从一个无辜男孩之死,我们要反思的还有很多。█徐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