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释放减排新动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截至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共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在交易市场层面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社会各界低碳发展意识,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我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的决心。
我国碳市场建设始于地方试点,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2020年底,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建设全国碳市场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的市场出口,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朱亚明表示,处于运行初期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基础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推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出台并升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核查技术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第二,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分配和清缴工作,配额履约完成率高达99.5%。第三,扎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构建了信任基础。第四,探索交易产品和市场功能的丰富和提升,大力开展宣贯和培训工作,积蓄做好能力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