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深处
文/费城(广西)
在二十四节气里,似乎没有哪一个节气能像清明这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如此浓郁而复杂的情感色彩。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依时令顺序、物候变化,清明不仅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同时也是春日郊外踏青的好时节。古往今来,在这个盛大的祭祀节庆,盛载着世间太多的离舍和痛楚,寄寓着人们太多的遗憾与哀思。氲气湿重的清明时节,是凭吊者心头潜藏的疼痛,在中国人复杂的情感世界里,更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民间流传一首《清明吟》:“又是一度清明至,风吹旷野冥纸飞。”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从喧嚣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在心中腾出一块地儿悼念故人,不约而同来到前人的安息地,奉上鲜花祭品,焚香夙愿,寄托哀思。漂泊在外的人,也会在清明来临的日子重返故乡,在故人墓前,默然叩首,凭吊祭拜。而长埋地下的亲人,因此得到安宁,化作浩渺青烟萦绕消散,幻化烟山雾雨,无声润湿眼眸和足下的青草。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回乡路上,随处可见前往祭扫的人们,扶老携幼、彼此搀扶着来到先辈的墓碑前,用农具锄去坟头旧年的野草,重新修葺土坟,垒实墓基。因为与泥土和青草有关,于是便有了“踏青”的另一层含义。
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的,我们终将老去,结伴倚窗的岁月悄然融化在岁月的那一边,阵阵雨雾阴氲的哀婉愁绪中,仿佛生与死的距离仅一步之遥。不论是仰望先人的遗像、抚摸老旧的什物,还是凝望隆起的青冢,都能触发人们无尽的哀思,阵阵细雨总能勾起我无尽的怀念。
回首漫漫人生路,心中有一道暗影,人生便多了一道光芒。在这不容易的人生里,那些逝去的事物犹如流水般溯远。我们在回忆里转身,内心日趋宁静,对于心灵的追问,时常让我陷入无边的愧疚与自责当中。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是在嗟叹岁月的不易,更是感叹生命的飞短流长。在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我们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丽。于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斯夫,生命如春花秋草般寂寞轮回、嫣然绽放的释然。
回首漫漫人生路,心中有一道暗影,人生便多了一道光芒。在这不容易的人生里,那些逝去的岁月如流水般溯远。而即将到来的,正在冥冥之中等待着我们。
我想,生者唯有让自己活得更好,这或许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