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公车是民族优良传统
网民炸了锅,一是质疑警察动作危险,涉嫌违法犯罪:你不怕牺牲,万一把民车搞出个三长两短咋整?二是质疑警察无权在高速上查证。三是质疑警察所说要礼让公车,并搬出西方那一套所有车辆路权平等来说事。事情愈演愈烈,目前尚没传出临时工或罚酒三杯的常规结局。
笔者是最讲家乡情义的,当然免不了为家乡警察说几句话,其它且不论,单单涉及礼让公车,这是有国粹性质的优良传统的。
所谓公车,便是官车。若在古时,或车或马或轿,官员出行,是有现矩的。
首先根据不同级别,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清代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乘坐八抬大桥,相当于眼下红旗A8。
其次,要鸣锣开道。清以前,官轿是甩鞭开道,啪啪作响起来,百姓就知道回避,仿佛当下的警笛。在清代,不同级别的官员,鸣锣声响不同,有七下,九下,十一下,十三下等等,官越大,声响越多。
最重要的是,见到官车,百姓要早早回避,来不及躲开的,要趴在地上,头也不能抬。
官车出行,仪仗整齐威武,声势浩大,肃静回避的牌扁高高举起,看似劳民伤财,实则大有必要,一可宣示官威,显示特权,高高坐在官车上,看着百姓趴在地上,民车躲在一边瑟瑟发抖,心里那个酸爽啊!二可震慑百姓,千万别冒犯官威,否则轻者大刑,重者性命不保。
这虽然是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但是有的打着反封建统治旗号的人,也认为这是国粹,不仅继承,还发扬光大。比如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出行,乘坐32抬大轿,沿途百姓,必须背向道路跪着,否则斩首,甚至活刮。
或有网友一根筋:那是古代,现在而今眼目下,不同了!
笔者笑了:看结果!■首席评论员 李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