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本质——《社会演化论》后记

       ■ 黄志勇(浙江)


       游离于社会已经十多年,十年江湖,或教书,或经商,或好古,左冲右突,曲线耗费着生命的光辰。即使是十年漂泊,心也被哲学所控,人生活在哲学的理念里,形随意行,生活的体验,切切的蕴含于哲学意念之中。一次际遇,终于喷薄而出我的哲学思想,如是为书。


       书以系统论为基础,以运动为辩证思维,以人为基本概念,以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方式演化人类历史的进程,剖析阶级社会的全部现象。书的所有章节、概念,都是运动逻辑推演的呈现。一本书,一个社会,就像一道数学证明题,一气地推演到底,写来舒畅,体验美好,竟似乎自己生活在数学的隧道和迷宫里,社会、宇宙、存在都是数学之网,之精,之秘。真想让时间片刻停凝,任由我恣情地体验哲学之美,宇宙之美。


       哲学是生活。最精奥的哲学也要回顾、关怀生活。生活是根,一切哲学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本,一切哲学都为了生活。哲学是属于人的,生活是人的全部。脱离生活的哲学不能称之为哲学,没有哲学的生活不能称之为社会。哲学是本质,生活是现象。哲学与生活,相影相随。


       哲学是人的历史。离开人,世界没有意义。人的社会与人的个体生命有太多的相似。社会的运动是一个社会化伴随着形式化的过程,人的一生是自然成长伴随着社会性发生发展的过程。社会化都是人的机能的延伸,形式化都是人机能的社会性展现。人之初,需要抚养;社会之初,需要物质生产为生存。人之自立,一为追求幸福,一为追求价值;社会发展,一是目的,一是手段。幸福和价值,目的和手段,都很难统一、和谐,它们都走上限定、超越和异化之路。人之中年,境界高于拼斗;社会之成熟,文化生产平衡了物质生产。人之死,脑先衰;社会形态之亡,文化先老。
 

       哲学是科学。第一是自然科学,第二是社会科学,第三是人之科学,第四才是党性。党性把哲学的真理价值化。党性是哲学的社会性,不是哲学的本性。运动是哲学的总原则,是社会、物质、存在、本体的总原则。运动在阶级社会里,体现为民族性原则和阶级性原则。民族性原则表明人类与自然的延续性,阶级性原则表明人类的社会性。


       哲学是民族之魂。民族的理想、精神都在哲学之中。没有哲学,没有一些纯粹的人,民族将失去她的光芒,自由的光芒,灵性的光芒。纯粹的人很难有幸福,但纯粹的人是民族灵魂的依托。


       纯粹的人心怀四海,志守一隅,为大家,为英杰,为领袖,是不同山脉的各自的最高峰!只是人们啊,请多些宽容,在他们成长时,或怪异或忧郁,格格不入,甚难生存,他们大都不堪而夭折,能成为山峰的又能有几多?!


       哲学是逻辑。逻辑源于实践,实践本身是辩证的法则。古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今看:存在而本体,本体而一二之辩,二而一三之制,三而万之万物。如此之轨迹,转为逻辑,即运动,即实践,进而是生产再生产,进而是社会化和形式化,最终是最智慧生物的物质、精神活动。它们是运动,是哲学,它们也是逻辑,是最高的思维准则。


       哲学讲究时代,哲学是时代的凝缩。时代是背景,是条件,时代为现实服务。时代与现实,逻辑与历史,是二对孪生子。现实是处境,时代是潮流,逻辑和历史是现实和时代的镜子。实践是目的,人是主体,哲学就是时代的旗帜。生活的时代不同,百年有更替,哲学的呐喊就是鲜明地给出一个新时代。
哲学需要怀疑。一个时代送走一类哲学形态。没有永恒的权威,没有永恒的本质。哲学就是条件,一切以条件为依归。没有怀疑,没有创新,没有怀疑,也没有权威。本书是一种怀疑,本书也必将被彻底怀疑。江山如此多娇,哲学令人折腰,人民代代新,真理须经怀疑更新。


       是为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