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情绪成为谣言传播的助推器

       2019年6月,一则“揭露”贵州毕节孤儿院性侵事件的图文消息传遍网络,网友们纷纷投入正义感十足的舆论大战。然而,经过公安部门调查,该事件被证实为一则为博取关注而编造的谣言。该调查结果一出,网友哗然,转而讨伐谣言制造者。但在整个谣言传播,舆论一边倒的过程中,公众本身就没有责任吗?或许,他们的非理智和情感用事才是谣言传播中最强劲的催化剂。


      人人都可以发声的网络时代,谣言不再少见。如果说谣言编造者企图制造舆论风波,那么谣言的扩散者就是在推动社会陷入舆论漩涡,如果一则谣言出现,人们不给予关注,那谣言就得不到多向度的蔓延,其后续影响力将大打折扣。所以,通过惩治传谣者从源头遏制谣言固然重要,但谣言出现后公众对它的情感态度就成了决定谣言传播走向的关键。


      谣言制造者往往充分把握公众的心理弱势,懂得如何在舆论场掀起千层浪。首先是谣言中敏感词的使用,“儿童”、“性侵”、“孤儿院”等敏感词汇的叠加给公众描绘一个黑暗社会的画面,能够瞬间激发公众的正义情感,这种既定情感在后续辟谣阶段也威力尚存———贵州警方发布谣言通告时,竟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政府在企图掩盖事实。面对如此狡猾的谣言,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做到的保持理智。


      鉴于谣言的爆发点大多在于拥有较大粉丝体量和网络活跃度的“大v”的表态,网络“大v”更应该在“站队”之前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话语影响力,要具有比一般公众更敏谨慎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粉丝也要保持思维的独立,不要被自己关注的意见领袖牵着鼻子走。但现实是,公众普遍都常常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看到一面之词就义愤填膺评论转发,后果助长谣言的扩散,加大社会恐慌,有时还以消耗政府机关公信力为代价。公众的社会正义感是值得肯定的,但正义感的抒发需要有以事实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以不损害社会利益为保证。


      网络时代的谣言大多都已经图、文、视频并茂,编写的“新闻”看上去越来越真实可信,但却也非无懈可击。在本次”孤儿院性侵”谣言中,有网友就通过仔细对比,发现了谣言中作为主要证据的图片都是由正常照片二次制作而成的,谣言不攻自破。所以,公众的情绪不能带来真相,只有耐心思考才能破解谣言。公众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要与谣言传播能力共同增强,要知道技术的存在可以让眼见不再为实。一方面,可以细究谣言之漏洞,另一方面,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了解多方信息后再进行是非判断也不迟。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侵害,除了依靠公安机关提高调查取证的效率,在第一时间用可靠的证据辟谣,更要寄希望于公众在纷繁信息中保持清醒,三思而后转发,不要在瞬间泛滥的情绪中失去判断能力,沦落为谣言传播的助推器。█邢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