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雪中情

       ■ 雷宏麟 雷疆域(北京)


       从去岁到今春,人们拭目以待的雪花并未落在豫北大地,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更是无缘。尽管大雪时节仍未落雪,但作家笔下的唯美书雪、浪漫笔触、别样雪意,可谓奇丽而肃静之美。而诵读雪篇、循着雪景、闻着絮语、走进雪韵,慢慢感受作家笔下雪中情、大雪时节亦清欢的不一样雪域境界,此亦不失“遇见”小雪之雅。


       深情感受诗情画意。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事物,也遮掩了一切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梁实秋《雪》。

       落雪承载雪韵经典。老舍《济南的冬天》 “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仿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儿暗黄,给山门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体悟雪趣浪漫静美。“雪景是那样庄严,尤其是在黄昏,大地上那种单纯的无边无际、模模糊糊的白色,会使人的内心变得非常恬静和谐。感情丰富的人,会在这样的时刻产生诗的联想,画的意境、音乐的旋律。以前,每当在这样的时候,我总爱一个人默默地踩着绒毯一样的积雪。”——路遥《平凡的世界》

       显然,凛凛之冬的朔方飘雪落花(雪花)并非稀罕、稀有、稀世,而倘若四季如春、繁花生香、草木葳蕤的暖国江南落雪,确乎别有一番玩味在心头。

       睹雪思乡以雪寄情。 “峨眉山上的白雪,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巅?那横在山腰的宿雾,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郭沫若《峨眉山上的雪》

       置身雪景似有懵懂。汪曾祺《冬天》:“冬天的荒野一片白,就只有一个字,雪。要那才叫雪,什么都没有,都不重要,只有雪。天白亮白亮的,雪花绵绵地往下飘,没有一点声息。雪的轻,积雪的软,都无可比拟。雪天教人也不是想飞,也不是想骑(马),不是俯卧在上面,教人想怎么样呢,还是走走,一步一步地走……庙也是雪,船也是雪。侉奶奶的门不开,门槛上都是雪。”作者通过对冬日景象细腻描写,展现了冬的萧条、寒的寂寥。

       如絮雪花凌空当舞。巴金的《家》:“雪片像扯破了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他们斗不过风雪,显出了畏缩的样子。”作家生动地描绘了风雪见行人的雪中场景。

       诗意雪花惊艳梅花。“江南雪景滋润美艳,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和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等。全然展现了雪景的独特格调、魅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鲁迅《雪》。

       乐哉童趣寒在雪仗。赖敏《童年的雪天》:“调皮的孩子们不顾寒冷,玩起了打雪仗,雪弹飞舞、雪粒扑面,冰凉的雪钻到脖子里,贴到脸上,依然不肯罢手、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回荡在空中,好不热闹。”

       在大雪二十四节气第21个节气到来之时,大雪时节已至,新春亦在不远的地方。而在这悠然、消遣之时,不论您的世界是否下雪,让我们共同或高歌一曲把酒言欢或商榷愿景来年可期或体验大雪(时节)冬韵之趣,或踏雪寻梅感悟风骨;或敞开心扉深情诵读、潜心感受不一样的作家笔下雪中情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