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级酒店摆摊,监管和服务要“一视同仁”
星级酒店摆地摊,让更多平日里没有机会到中高档酒店吃饭的普通人,也能够尝鲜体验,这无疑是打破生活“视界”、融通栖居想象的有效路径。率先尝试的星级酒店展现出的创新勇气值得肯定,而从行业发展来看,酒店业探索经营新模式,既是适应市场变化的选择,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途径,或许不必赋予其过多浪漫化解读,也不必简单等同于“放下身段”。
商家正常经营,消费者按需体验,这样的平和互动本是市场常态。消费者是否持续选择,也得看具体的收入情况、饭菜水准、服务态度,平和理性地交易就好。没必要赋予太多浮华的价值外观和营销语言,尤其是个别星级酒店把自己的摊位叫“便民外卖”,这值得商榷。
日常生活中,小区周边经营多年的餐饮店大多不会以“便民”自居。酒店外摆本质上是一种经营方式的延伸,其定价、服务均基于市场规律,即便推出半份菜等灵活举措,更多也是为了适应消费需求、增加销量。同时,星级酒店摆摊中的“便民”符号、招牌或幌子的使用,对其他普通餐饮商家以及夜市摆摊者而言,反而不利于营造平等的竞争氛围。毕竟,经营的核心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过于突出身份差异,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体验。
另外,星级酒店出摊了,那么,对周边普通餐饮商家以及夜市摆摊者的冲击,就单体而言,似乎还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成为风气,那么,长期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怎么算、怎么办?理论上,星级酒店在食材来源、制作工艺等方面确实可能具备一定优势,而其外摆作业若享受到一些特殊支持,也需要在合规框架内进行,确保符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有没有考虑过暑天排队带来的交通秩序和安全隐患,相关定价是不是足够合理公道,食品质量是否过关、安全如何保障?可能相关部门还是要问一问、看一看、查一查、管一管。在媒体的报道中,有关部门提及了对星级酒店外摆区域、时间、内容和标准的要求,关注到维护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有序、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承诺书签订,这应该是依法依规、有所作为的表现。
谈及城市 “烟火气”,星级酒店外摆带来的活力有其独特性,而街头巷尾的本地小饭馆、流动摊位所承载的平凡气息,同样是城市烟火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样能够真正打通、接通、融通,让城市街区上本地小饭馆、外地摆摊者带来的平平凡凡的烟火气,和酒店门口的烟火气连成一气,良性互动,那才真是热气腾腾、五味调和的人间烟火味道。■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