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千年古邑新活力 跨越争先新三吾
华夏早报讯(记者 卜运华)9月4日上午,湖南省永州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祁阳县专场)召开,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发布新闻,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祁阳是人文盛地。建县始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拥有浯溪摩崖石刻、祁剧、祁阳小调等诸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片,三国蜀相蒋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陶铸等一大批杰出精英诞生在这块热土上。祁阳是宜居福地。境内碧水青山、蓝天白云、风光优美,湘江流经县境100.8公里,一江九洲,百里画廊,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是居住生活、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地方。祁阳是通衢要地。南临两广,北倚内陆,是中西部的前沿、沿海的后花园,自古以来“贯凑三湘”“中衢四达”,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70年来,祁阳县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5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07.7亿元,增长122倍。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排全省第15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祁阳经开区被评为全省双创示范基地、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农业由“靠天吃饭、一粮独大”发展为特色高效精品农业,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中国油茶之乡。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
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五小”“三高”企业基本退出全县工业序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等10多项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大改革试点在祁阳先行先试;扶贫领域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5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家;建成湘西南地区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54家。成功引进安徽海螺水泥、香港铜锣湾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被评为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全省外贸出口强县、全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被列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内联引资40.5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1亿美元。
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县城西区、工业园区、杨梅湖、高铁新城、原种场、浯溪生态新城等片区,兴建了了2座湘江大桥,建成区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3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至33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被列为全省撤县设市重点县。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大批美丽幸福新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太白峰国家森林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浯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达6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0%以上,湘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人民生活有了历史性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31069元和14093元,分别增长97倍和118倍。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创新推行以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为主要内容的“四扶四建”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面上县脱贫攻坚新路子。到2018年底,72个贫困村顺利摘帽退出,72439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2%。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获评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同时,祁阳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祁阳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谋划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祁阳好声音不断传播、正能量不断汇聚,全县形成了团结实干、跨越争先的浓厚氛围。
回顾70年奋斗历程,祁阳县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追梦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祁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祁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上,祁阳县有关负责人就祁阳县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答记者问。
祁阳是人文盛地。建县始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拥有浯溪摩崖石刻、祁剧、祁阳小调等诸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片,三国蜀相蒋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陶铸等一大批杰出精英诞生在这块热土上。祁阳是宜居福地。境内碧水青山、蓝天白云、风光优美,湘江流经县境100.8公里,一江九洲,百里画廊,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是居住生活、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地方。祁阳是通衢要地。南临两广,北倚内陆,是中西部的前沿、沿海的后花园,自古以来“贯凑三湘”“中衢四达”,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70年来,祁阳县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5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07.7亿元,增长122倍。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排全省第15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祁阳经开区被评为全省双创示范基地、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农业由“靠天吃饭、一粮独大”发展为特色高效精品农业,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中国油茶之乡。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
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五小”“三高”企业基本退出全县工业序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等10多项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大改革试点在祁阳先行先试;扶贫领域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5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家;建成湘西南地区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54家。成功引进安徽海螺水泥、香港铜锣湾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被评为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全省外贸出口强县、全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被列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内联引资40.5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1亿美元。
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县城西区、工业园区、杨梅湖、高铁新城、原种场、浯溪生态新城等片区,兴建了了2座湘江大桥,建成区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3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至33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被列为全省撤县设市重点县。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大批美丽幸福新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太白峰国家森林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浯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达6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0%以上,湘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人民生活有了历史性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31069元和14093元,分别增长97倍和118倍。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创新推行以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为主要内容的“四扶四建”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面上县脱贫攻坚新路子。到2018年底,72个贫困村顺利摘帽退出,72439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2%。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获评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同时,祁阳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祁阳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谋划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祁阳好声音不断传播、正能量不断汇聚,全县形成了团结实干、跨越争先的浓厚氛围。
回顾70年奋斗历程,祁阳县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追梦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祁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祁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上,祁阳县有关负责人就祁阳县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