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老丁

       ■ 廖安生(江西)


       丁连长从部队转业至县法院工作多年,仍未混上一官半职,大家便只好唤他老丁。

    

       行伍出身的老丁四肢发达,头脑却不简单。
    

       不过,老丁当年参加高考两次,均以几分之差而落榜,只好报名参军,来到部队。
    

       老丁文化功底不错,在部队很快崭露头角,连队安排其担任文书兼通讯报道员。
    

       老丁好学上进,表现出色,给连队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他还涉猎文学,偶有作品发表,被连队领导看好。入伍第二年,老丁顺利考上军事院校,此后,在部队茁壮成长,数年后,官至连长。老丁喜欢法律,服役期间,他又自学了大学法律课程,取得法律自学考试本科文凭,还通过了司法考试。
    

       老丁从部队转业,想发挥其特长,要求进法院工作,组织上知人善任,果然把他分在县法院。
    

       毕竟老丁是连级干部,又通过了司法考试。老丁在法院民事庭干了半年书记员,就被任命为助审员,当了半年助审员,又任命为审判员,开始独自承办案件。
    

       老丁正直、刚毅,办起案来真的是油盐不进,就是院长说情,也不买账。
    

       这不,老丁很快受挫了。在处理一起合同纠纷时,院长找到老丁为被告宁某说情,提示老丁原被告按责任分担,四六开或者三七开。老丁开庭审理后,发现宁某无理,经调解无效,判决宁某承担全部责任。
    

       判决下来,院长得知后把老丁找去,想批评他,没想到老丁竟和院长干起来了,跟院长讲法理,上法律课,气得院长脸色铁青。本来老丁来法院这几年表现不错,院里正考虑给他报个副庭长,这一闹也就泡汤了。
    

       事后,老丁才知道,这个宁某是县委组织部部长的亲戚。此事,让部长脸上无光,把院长奚落了一通。
    

       院长担心把老丁放在业务庭主办案件,今后把控不了。这年底,把老丁调到执行局去了。
    

       在执行岗位,老丁工作起来也是雷厉风行。没想到,老丁又惹事了。那天,老丁带着书记员小刘去执行一起相邻纠纷案,被执行人彭某强行阻止申请执行人高某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建筑围墙。经警告无效,老丁与小刘上前制止彭某,没想到彭某有恃无恐,用力把小刘推倒在地。老丁勃然大怒,当即把彭某铐起来了。
    

       老丁向分管执行的副院长汇报,他也知道彭某仗着自己大哥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对事不对人,老丁只汇报案情及执行受阻经过,没有交代被执行人特殊背景,副院长听后当即拍板:“拘留15天”。
    

       老丁刚把彭某送进看守所,副院长便追来了电话,叫老丁马上放人。老丁犟脾气来了,置之不理。搞得院长和副院长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经历此事后,几位院领导达成共识,不久,把老丁打入他们印象中的“冷宫”,调至法警大队。
    

       没有办案的烦恼,老丁落得个清闲,他重操秃笔,又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也写写法学论文,成果颇丰,尝到甜头后,更是全身心致力于此,其乐融融。
    

       这年建军节,法院召开退伍军人座谈会。
    

       闲聊中,院长问老丁:“在法警大队还适应吧?”
    

       老丁答:“谢谢领导关心!我感觉在法警大队挺好的,首先,在法警大队没有办案压力,内心轻松多了,其次,法警大队经常组织体能训练,身体棒棒的,此外,法警大队没有办案权,不用担心廉政风险。”
    

       院长插手一破产企业土地拍卖被举报,纪委工作人员刚请他到“喝茶”,听老丁说到“廉政”一词,他脸上似蚊虫叮咬,有点变形。
    

       当然,在推行司法体制改革时,老丁有些心动。不管怎么说,在法院,法官是“长衣帮”,法警是“短衣帮”,老丁还是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跃跃欲试,想报考员额法官。
    

       “你是自学的法律文凭,比不上那些科班生,像你这种军转干部,还是当法警合适。”对找上门的老丁,院长满脸不屑。
    

       院长这一说,老丁知趣而返,决定将法警工作进行到底。

       老丁不气馁,他想当法警也不能被人小瞧。每年都要写篇法学论文,参加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累获奖项。发表的小说先后得到省市文联资金扶持,顺利结集出版,由此,他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这年,老丁的一篇法学论文开全院历史先河,荣获全国一等奖。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法院调研骨干培训班上,老丁作为获奖作者应邀给学员们做经验介绍。
    

       身穿警服的老丁,出现在这种场合,颇有些别扭。
    

       开场白上,老丁坦言,在我们法院,大家都对我们法警有偏见,所以我每年都要写一两篇论文参赛,你们在座的大多被人冠以“学者型法官”,那我,勉强也可以称得上“学者型法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