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历程
文/莫明竹
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喜欢怀旧,喜欢去追寻那些美好的回忆,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尤其喜欢回味那些静静读书的日子。
自幼好读书,尤其是那些由于时间久远已经记不得书名的闲书,曾经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候,逮着时间就捧起书本,所有的零花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课外书上面了,甚至有时候晚修、自习课也都沉迷其中。所以,学习成绩相当一般。尤其是需要花大把时间温习的数理化和英语,基本上都是一塌糊涂,而那些只需凭着潜移默化就可以精通的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成绩绝对出类拔萃。因此,尽管严重偏科,但总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被保送到海南师范学院。
在那个年代,书还是紧俏品,好书一上柜便一抢而光,幸亏还有图书馆、阅览室可以大饱眼福。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成为那里的常客,因为借书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一次只能借一本,一次只能限两个星期,所以每找到一本好书,总是抓紧时间一口气读完,然后迫不及待地再去借。
一开始,只是图新鲜、看热闹,不求甚解,后来慢慢学会品味其中的精彩,学会在书海中做选择,挑选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的来研读。学会做摘抄,每读一本好书,都要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抄下来,那些年下来,已经累积了厚厚的十几本摘抄本。而且,读的书多了,经历的事多了,沉淀也多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于是,忍不住要拿起手中的笔,写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读书体会和日记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上学时最不让父母担心的功课就是语文,特别是写作文,无论什么体裁,抬起笔洋洋洒洒一口气写完,由于受800字的篇幅限制,每次写到结尾总是意犹未尽。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选中做范文,偶尔也会在报刊上发表个豆腐块,虽然稿费极其有限,但可以自我陶醉一番,那种感觉就别提有多么欣喜若狂了。
读的书多而杂,以小说最多。小学三、四年级连蒙带猜地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外加全套《十万个为什么》。初中开始迷上武侠小说,几乎读完了梁羽生、金庸的全部作品,还有《鲁宾逊漂流记》《飘》《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外国文学名著。
高中开始喜欢鲁迅,深深被他的散文和小说所打动,他的文章细节丰富,结构简洁,文笔直白,环境渲染适度,人物塑造精准,用语简练而富于变化,在朴素精练的真实描写中,把泪水同微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寓庄于谐,亦庄亦谐,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和哀伤。他的冷笑话更是趣味十足,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里的那段“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每次读到这里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后来迷上了三毛,千方百计找齐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作品,她的文章朴实无华,却表现了最真实的生活,字里行间里透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喜欢她自然率真、恬淡从容的气质,喜欢她执著的性格和诙谐横生的文风,重要的是,从此开始向往远方的千山万水,向往自由不羁的生活。
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变成了专业,但这时候已经无法满足于小说、散文或诗歌等文学作品,开始喜欢哲学,一度迷失在苏格拉底、黑格尔、弗洛依德、尼采、萨特、孔子、王阳明等古今中外哲学家之间,最后痴迷上庄子的《逍遥游》和《齐物论》,还有王阳明的《心学》。两者似乎有些不搭配,但我的三观就这么奇怪地混搭着形成了,待人处世方面受的是庄子思想的影响:向往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凡事崇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经书只是启发人的认知,参加工作后,生活变了,环境变了,唯一不变的是爱读书的心。因为工作的关系,更多的是研读法律专业书籍及其他业务书,同时还喜欢读一些文学作品,偶尔上书店,流连忘返的还是小说、散文等。尽管现在已经无法享受无拘无束、静静读书的校园生活,但依然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享受。闲暇时光,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沏一杯好茶,在茶中品味人生,捧上一本好书,在书中寻找慰藉。偶尔,夜深人静,读到精彩处,或者忽然在书中找到某种共鸣,忍不住要拍案叫好。
读书,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拓宽视野,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而且书可以成为人生旅途的向导,阅读各种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慢慢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心烦意乱的时候,或是孤独寂寞的时候,或是彷徨无助的时候……书永远是那个最忠实、最贴心的朋友,在无尽的黑夜里照亮前方的路。
如今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走天下,平时难免也喜欢刷朋友圈、看公众号,但总是觉得不如看一本好书的沉淀更多,回味也更为长久。所谓“读不尽的世间书,走不尽的天下路”。世间的书读不完,天下的路走不尽,漫漫长路,有书相伴就不会寂寞,生活在阅读中慢慢变得充实、精彩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