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灵活就业,还需摘下“有色眼镜”
有网友说,“在哪儿干都是‘苦’,还不如自己干”。相较于传统就业,灵活就业者具有自由的工作时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享受到了“今日劳,今日得”的便捷感,活出了自由洒脱的个性生活。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逐渐助力就业者通过兴趣爱好赚钱,成为不少大学生群体向往的工作生活状态。但面对表象如此“美好”的新就业方式,还需多层次思考,由多方共同携手答好新命题答卷。
实际上,灵活的就业形式需要“一专多能”的“多边形”人才来驾驭,若盲从随大流,结局难免会将“灵活就业”和“随时失业”画上等号。当前,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虽然经常与其“打交道”,但想迈入“门槛”,首先得根据自我性格以及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全面研判,这才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灵活”就业的首要前提。倘若为逃避严峻就业形势,将灵活就业当作“躺平”借口,被打上“不正经”标签,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个人、对行业都是一种损失。
未来经济日趋多元化发展,用工需求逐渐多样化,灵活就业符合“双创”背景,在稳定社会秩序、就业等方面,进步与隐忧共存。根据国家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2亿多人。2021年,中国有超过6成企业使用灵活用工,有超过4成的企业灵活用工人数占比超过30%。诚然,灵活就业观念的普及,有利于缓解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还能进一步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共同发展。但其背后,不得不面对没有固定工资、缺乏合同保障、社会保障不到位、劳动争议频发、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要想增加灵活就业者安全感、归属感,就得建立与灵活就业者的深度联系,帮助该群体系好“安全带”,大手拉小手,共同绘制“自雇人”幸福生活新蓝图。首先就需要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评估灵活就业发展趋势再做具体规划,敦促用工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方面,不妨参照企业用工保障,放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范围。对于发展前景较好的灵活就业“小作坊”,也可采取资金支持、减免税收、担保贷款等措施。只有做好就业托底工作,从业者才能更有干劲,灵活就业才不至于沦为“无奈之举”。
灵活就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各界摘下“有色眼镜”,给予其一份尊重。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愿意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换一种与父辈不同的活法,这本就是一种勇气,不必刻意去质疑。当然,我们要本着理性、热爱的原则,深思熟虑之后迈出探索未来的一步。█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