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洱海边洗头何以引发众怒?
云南大理的洱海因为景美、天蓝、气候宜人,一直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旅游目的地。春节期间,当大家还在裹着棉袄和羽绒服的时候,游客在洱海却可以穿着裙子玩耍。
洱海属于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也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洱海水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人类活动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洱海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洱海洗头、洗车、洗宠物、洗衣服,势必会对洱海水源造成污染,细菌、病毒等传染物还有可能通过饮用自来水被送入千家万户,给周边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这就难怪有游客在洱海洗个头,立刻引发众怒了。
而一旦洱海被污染,治理难度极大。据悉,洱海属于高原封闭性湖泊,高原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污染累积型、输入型双重叠加,加上水流和水交换缓慢、沉降作用强、稀释能力较差,洱海水质主要污染指标多年来持续处于高位。尽管,当前在科学有效的治理下,洱海总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仍需要各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事实上,为了维护景区环境卫生和保护饮用水源地,当地专门出台了地方性保护法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该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六款明确:禁止在洱海湖区和湖滨带范围等洱海一级保护区内清洗车辆、宠物、畜禽、农产品、生产生活用具。五十四条第九款规定:在洱海湖区和湖滨带范围内清洗车辆、宠物、畜禽、农产品、生产生活用具,情节轻微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游客在洱海洗头,其情节与洗车、洗衣、洗宠物只有轻重之分,没有本质区别,都违法了《洱海管理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教育千遍,不如处罚一次。只有相关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让破坏洱海生态环境的游客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起到平息众怒、杀一儆百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