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感
文/ 董哲(广东)
又是一年端午节,难忘儿时粽飘香。记忆中,每年端午将至时,家乡的麦穗已黄。田野里处处弥散着泥土的芬芳,一派繁忙的景象。
端午的清晨,奶奶和母亲会早早地起床。煮鸡蛋、鸭蛋、蒜头……当然也少不了竹叶包裹的香甜粽子。忙完这些,临近吃饭时,父亲就会把前一天从地头采回来的艾草,小心地挂在每扇门的门头上。一家人或蹲或坐,匆匆吃完早餐,一年的端午就过去了。
小时候,家里穷,生活很清贫。但记忆中有趣的东西颇多。不像如今,物质的生活再丰富多彩,比起那时的摸鱼抓虾,逊色得太多。
恍然间,离开家乡已好多年。虽然不能说“鹤发垂肩尺许长”,但差不多已是“离家三十五端阳”了。久居南方,每年的端午,蜗居在家里,只能靠想象体味节日的气氛。纵然,粽香四溢,也全然不知。
浅河里,龙舟竞渡,但找不到一个相识的人;市场上,美粽琳琅,却无一款入味。尽管每年端午,在南方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母亲,也会照例包粽子,煮鸡蛋。只是亲情还在,端午的味儿,早荡然无存。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这个端午,依然是细雨斜飘,凉风拂面。窗外山坡上的荔枝树,偶有一两棵挂满果的,也不似往年那样红艳欲滴。倒是一株黄皮树上的果子煞是馋人。
翠绿山林中的鸟啾声萦耳,不时漾动着心绪。端午还是那个端午,内心的感受已没有当年那个味儿了。这难道真是“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是啊,时光荏苒,转瞬近天命。最忆儿时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