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弑母案:越是竭力猜想,越容易产生误判
事发之际,只有一个内部消息被透出——吴谢宇曾在上海结识某河南籍性工作者,去女方家纳征。但警方察觉到消息外泄后,旋即已自查闭封,自此本案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谜墙。
由于缺乏核心信息,北大、弑母、高智商犯罪、藏尸等标签,以及盘桓在吴谢宇身上的作案疑点开始不径自走,让大众浮想联翩。人们期待“合理”解释,缓释沉寂骤被打破滋蔓的焦虑、紧张或无知无力。于是,与嫌疑人归案快讯“波澜”同频共现的,是公众密集发声,转入思想较量,构想其行凶动机、脑补其作案经过、推演其心理活动的“蝴蝶效应”。
就目前来看,各种猜测大致可归为三个方向:指摘被害人谢天琴、为“犯罪天才”吴谢宇封神、“控诉”吴谢宇反社会。这些东拼西凑的假设,为案件添上了一层重重的“雾霾”,充斥着围观者对悬案把玩和反思的态度。
社会固然要提防家庭教育对子女天性的压抑,但违背“无罪推定”,迎合某种围观期待,迅速将还只是犯罪嫌疑人的吴谢宇定性为罪犯,为谢天琴刻上“清高”“严母”烙印,一是缺乏牢靠的事实根基,有如空中楼阁,二是弱化了伦理和法治的维度,对死者和法律有失尊重。
实际上,做各种假想猜测,以期真相尽快大白,对应着人们某种朴素的心理需求,但不刻意渲染细节、保护当事人隐私,在事实完全公布、事件完整了解之前,不作评论,也是起码的个人修养。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越是竭力猜想,越容易产生误判,吃力不讨好,带偏对悲剧的反思方向,让思考和表达的意义被消解于无形。
该案仍在侦办中,短期内难有权威信息化解疑窦。此时不妨耐心等候真相,以冷静为舟,以理性作楫,切忌创造各种脑洞清奇、无法站稳脚跟的读解,给嫌疑人和被害人使劲“泼污水”。█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