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恶心”穿搭:年轻人应有脱下和重构面具自由

       节后上班,许多年轻人决定拿出压箱底的丑衣服、旧衣服,甚至总结出的“恶心穿搭”还成了互联网热榜。这些看上去不修边幅的年轻人被戏谑为“在办公室没有在乎的人”。“上班恶心穿搭”便成为了职场打工人热议的话题,花睡衣、大棉裤、棉马夹,人们纷纷晒出了自己上班时裹得层层叠叠的穿搭,掀起了一场“上班比丑”大赛。


       从穿搭的角度看,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使得自己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融入集体,人们常使用服饰来保持礼节、展示风度、表达敬意、端正风度仪表,进而与他人顺利交流合作。穿着得体、贴切、符合活动场合,能彰显一个人的风度和品格;穿着艺术、格调,显示着一个人的品位;穿着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则显示了一个人特立独行的个性。社交场合的合理合情的穿着是日常衣着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当人们放弃“保持精致”以维持社交时,其背后也传达着年轻人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更追求舒适和自由的“实用主义心理”,即他们并非是出于无奈。而是工作环境的不强制,让他们可以选择更舒服地完成工作。他们并不致力于通过外表的“印象整饰”来取悦他人,而是更倾向于从心。他们并不致力于表演影视作品中的精致精英,而是追求更具“松弛感”的生活方式。他们完成了“职场祛魅”,并认为“比起工作,我不工作更美”,“比起规整,我开心才是风度”。而旧衣的反复利用也展现出“节俭”的美德,让人们可以将这笔省下的经费用在实现其他的价值上。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穿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恶心穿搭”也显示出年轻人的些许“反叛心理”。高压和繁重的工作让人“放弃社交”之余,大家甚至并不愿意与同事多说一句话,更别说会想要通过穿搭,满足对方的预期。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北京单程平均时耗47分钟,仍是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上海、重庆、青岛单程通勤时耗超过40分钟。“没休假,打工人怨气比天大”人均996的生活状态,寒冬腊月的“长时间通勤”像膨胀的面包,拼命挤压着人们下班后的生活。打工人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已然不易,又何论去装扮自己呢?


       总的来说,我们应持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职场穿搭最初作为“文化”服务于企业,那么企业也就应该承担让年轻人拥有追求这种文化的心情和时间的责任。穿搭最初作为“面具”的社交功能出现,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也应有脱下和重构面具的自由。■吴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