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太炎的记得与不记得
■ 王厚明(浙江)
章太炎记得什么?
自然是骂人。生性放荡不羁的章太炎常以当面讽刺别人为乐,骂完皇帝骂太后,骂完高官骂名人,骂人之事,绝对是不可能忘记的。因此,号称国学大师的章太炎最出名的,不是学问,而是骂人。其一生却以“疯”著称,人们常称其为“章疯子”,他本人也自称有“神经病”。每当章太炎在报纸上又开始骂人的时候,报社的题目就定为《章疯子大发其疯》。有一次章太炎换口味了,把被贬的那些人的老对头骂了个狗血喷头,第二天报社的题目又改成了《章疯子居然不疯》。
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劈头痛骂光绪帝“载湉小丑,未辨菽麦”,一时间石破天惊,举国震动。被清政府逮捕后,在法庭上,对于所写“载湉小丑”触犯清帝圣讳一事,章太炎如此为自己辩解:“我只知道清朝皇帝是满族人,不知道所谓的‘圣讳’。按照西方的规矩,人们是不避讳的,所以我写‘载湉’,没啥错的。再说了,‘丑’字本来就有‘类’或小孩子的意思,所以‘小丑’就是小东西或小孩子,哪来的诽谤一说呢?”只听得听众席上一片掌声。
1904年,慈禧70大寿。清廷上下举行了极为隆重的“万寿庆典”,全国上下张贴同一对联,曰: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见到这般荒诞景象,正因“苏报案”被捕入狱的章太炎愤恨不已,在狱中挥毫写就一副对联:
今日幸海子,明日幸熙和,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
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这副很快传开的辛辣讽刺对联,揭露了慈禧搜刮民脂民膏只为满足自己奢侈享受,却任由列强宰割,民族蒙受奇耻大辱。“一人庆有”及“万寿疆无”八字,无疑是对慈禧腐朽统治的无情唾骂。
1917年,当章太炎听说康有为宣扬尊孔复辟、鼓吹保皇维新,竟然跟张勋合伙拥溥仪回宫后,不由勃然大怒,自此就把讥讽康有为当做余生第一乐事。1927年,康有为在上海举行70大寿寿宴,风光无限的他拿着保皇公司提供的钱财,邀请社会名流想借此机会风光一把。章太炎听了这件事后,气不打一处来,写下一副寿联送给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副寿联上联来自《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出自《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实际上,章太炎这是大骂康有为是“妖孽”“国贼”。
如果说骂康有为,是章太炎看不惯他那一套,那么骂袁世凯就令人瞠目结舌了。1914年,袁世凯欲复辟帝制,大为光火的章太炎找袁世凯当面说理。当时场景如鲁迅描述:“以大勋章为扇坠,大闹总统府。”袁世凯避而不见,他就每天定时堵在门前大骂,骂完还要烧一幅袁世凯的画像收工。最终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中,而章太炎在所住的房间桌子上、门窗上刻满了“袁贼”二字,而且还用棍子鞭打,称为“鞭尸”。
章太炎记得骂人,又不记得什么?
七被追捕、三入牢狱的他大概只记得骂人之痛快,生活中却有许多记不得。章太炎在日本时,常到离民报社不远的孙中山家与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人聊天。从报社到孙家的路,他来来去去走了几个月,竟然还不识得。一天,他只身从孙家返回报社,竟然走到一户日本人家中。后报社众人见他一直未归,四处寻找,才将他找回。
章太炎晚年寓居上海,经常迷路,离家五十公尺之外,就会晕头转向。而且他总不记得自家地址,只好沿途问路人,可笑的是,他是这样问的:“我家在哪里?”被问到的人,常以为他是疯子。某次,他从南京返回上海,由于家人记错班次,没接到他,他只好雇一辆马车,并告诉车夫说:“到我家里。”车夫没办法,只好在街上乱转,转了半天才被家人找到。
还有一次,章太炎独自去三马路的来青阁买书,从书店出来后坐上一辆黄包车,车夫问他到哪里,他只是指向西边,始终说不出自己家的地址。走了半天没找到。车夫问他到底住在哪里,章太炎摆出老师的派头说:“我是章太炎,人称章疯子。上海滩人人知道我的住址,难道你不知道吗?”车夫无奈摇摇头,只好把他重新拉回来青阁。
章太炎记得骂人,是他记得要骂出人间正义;他不记得生活归处,大概是他不拘性情无需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