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凝眸——评流冰的《六安有座英雄山》
■ 郭园(安徽)
流冰老师的新作《六安有座英雄山》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打开简洁典雅的封面,35篇文章被分为“情感:向美好的往日亲情道歉”“生活:越喝越清醒”“人文:一条河和一座城的荣光”“访谈:六安有座英雄山”“人物:乡村的守望与歌哭”“现象:郝家的屋檐高过天堂”等六个专题,依次横向排列开来。我们去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能够发现,流冰的这些故事都是立足于皖西大地的写作,这本散文集堪称他对过往生活、人生经历、心路变化的一次凝视与回望。无论写什么,他的心始终是与六安这片土地紧紧相连的,可以说,他所有的写作都是与家乡息息相关的,他的写作内容也是被“家乡”所紧紧统驭的,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一种种现象,都蘸满了他的乡绪、乡弦、乡情和乡忆。流冰是土生土长的六安人,回顾他的人生经历,从打工、参军到成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时光蹁跹,身份转换,恒久不变的是对那片土地的挚爱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对父母亲人的深情回望
作者说:“有关他们的往事仍历历在目,想写,却一直未写,怕只怕我依旧残缺稚嫩的文字一不小心伤害了亲人的自尊,亵渎了一份如山、如水的血缘亲情。”……就是因为太重要,太在乎,所以才会内心紧张,不知该如何表达,这或许也是作者将这辑文章取名“向美好的往日亲情道歉”的原因,如今终于鼓起勇气将那些最重要的亲人往事记录下来,可是“父亲、母亲早已仙逝,亲爱的姐姐离世也已多年”,生命中一日日远去的生命,他们再也看不到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了。哪能不愧疚呢?哪能不懊悔呢?所以而今鼓起勇气记录描摹。
当母亲拿月饼给父亲,“父亲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并说“甜腻腻的,有什么好吃的。”直到某年中秋,“我”因故耽搁了行程,“火急火燎推开家门,只见父亲独自坐在堂屋,手里捏着半块月饼,嘴,一瘪一瘪地咀嚼着。”这才发现父亲其实是喜欢吃月饼的。这样利用前后态度反差写出了父亲的隐忍,这是他作为大家长甘于奉献的一面。酒后的父亲和孩子们打雪仗,被孩子们“围攻”地抱头逃窜,这是他天真顽皮的一面。得知“我”要回家便早早地拄着拐杖在路边张望,假期结束坚持要送我一段又一言不发,站在路口默默流泪,这是他作为父亲对小儿子的牵挂与担忧。几个场景就将一个不善言辞、天真善良、隐忍坚强的中国式父亲的形象勾勒出来。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是棱角分明的,他不仅有为孩子的一面,更有特立独行的一面,也有孩童般天真的一面。父亲是一位父亲,但他更是他自己。
母亲“本不愿意让我看穿她的不舍,却偏偏无意识地用了最牵挂我心灵的方式。”都说父爱厚重如山,母爱温柔似水,母亲的眼泪里,有对孩子的牵挂不舍,担忧惦念,更有无法帮助到孩子的无力感、愧疚感。“我”因病险些夭折,母亲抱着“我”往返于六十公里以外的县城,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第一次探亲时给我做胜过任何美味佳肴的蒿子粑粑;也因忍受不了对我的思念独自念叨“在外有什么好呢,受罪啊,人瘦毛长的……”作者书中对于父母的描写,平凡中暗含着伟大,他们也许没什么高深的学问,也许不够高大,也许不够漂亮,但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操劳着,子女成家后他们更是小心翼翼,生怕给子女带来麻烦,他们带给子女最朴实最真挚的“爱”。作者看似是在写自己的父母,其实摹画的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一生辛劳,不求其他,只愿孩子们此生安康幸福就好。作者用最朴素的笔调写出了最高贵真实的爱,用这种共时性的爱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在同辈人中,作者选取了大姐和兄长作为回忆对象。他以时间线索为脉络,记录下大姐去世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和与大姐相处的历历往事。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大姐始终现身说法对我一再鼓励,“每次见面首先给我一个拥抱,不管我配合或不配合,姐的手臂总是环绕过来,在我的背上轻轻拍几下,让我很是安慰。”而大哥刘炯不仅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文学的道路上帮助我,还一直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可以想象,作者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长大,一定是幸福且幸运的,父母的疼爱,兄姐的帮助支持,正滋生了他如此温润细腻的笔触,使得他文字中饱含深情。作者写下这些回忆文字的时候,他像一个孩子,站在生命的此端遥望生命的彼端,而那些回忆也如潮水般涌来,他用细腻不饰雕琢的笔触,通过对亲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团结友爱,幸福祥和的大家庭。那些与家人相处的过往、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关爱、“我”对亲人亲情的追忆共同涂鸦出一幅关于“家”和“亲人”的主题素描。
二、市井烟火中的平民史诗
作者在第二辑中记录了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他写入夜后的小吃摊,“入了夜,食客极少。作为摊主,对于这样的冷清,似乎也习以为常。你若呼朋唤友而来,摊主便颠前仆后忙个不停。”小吃摊虽小,虽冷,但丝毫没有磨灭摊主的热情,这小摊不仅是人们主场后的宵夜,小摊之于摊主,更是谋生和养家糊口的工具,是他们一辈子的饭碗。因此作者才会说“无端让你生出一份悲悯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摊虽小,但烹饪工具、材料都一应俱全,形容其为一个移动餐馆也不为过了。
他写朋友木鬼,木鬼的那些话摆明了要伤害我,但后来木鬼又表示,“作为朋友,他不看重身外之物,只重心灵相通。”“这话就中听了许多,心头暖暖的。再看他时,竟分外可爱了。”心境源于语境,莫说作者,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对于在乎的朋友,他们的每句话我们都认真倾听,烙印在心,作者用这样一件小事道出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另一重意义,心有灵犀的朋友难得遇见,遇见了就要珍惜。同时,借与木鬼斗酒的疑问道出人生感悟“朝发夕至,朝闻夕死,我们的理想、追求、生活,以及还能动弹的百把来斤都逃无所逃,去无所去。”时而兴奋,时而悲伤,时而疲惫,时而神往,现实与理想难以对等,清逸山野、洒脱随性,闲适悠然,可能现实社会的我们永远无法企及,但不影响人们隔三差五神往一回。偶尔从现实跳出,进入心驰神往的虚幻世界,之于当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充电式的释放逃离和重担摆脱。
老街之于七姨婆,杂志之于好友大姐,无疑都是她们的心灵家园。老街的翻新,大姐的退休与搬家,大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感慨,他们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但依然用自己的坚守和固执守护着那一方平凡烟火、心灵港湾,七姨婆走了,她的灵魂与骨血也与老街融为了一体。
作者不吝笔墨,写生活中的一切经历,人事纷杂,写天柱山暴雨如注、雨过天晴、彩霞漫天,写白马尖的石头,落花时节的独美,写他看过的电影,写朋友永、华、与马良的趣事,同时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写老张为了保住公厕掏粪的工作请大院里的职工吃饭……有些事情在寻常人看来或许很小很普通,但作者依然一一记录,因为所有的这些日常经历,生活场景,人事过往拼在一起,就是烟火生活的完整画面。这些细碎的生活日常被作者写进文本,通过文学化的处理使得其有了散文的散漫与纯真,而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历、感悟、人事时,不知不觉间也对生活生出了几分爱意和喜欢。这些描写是最接近生活的真实记录,没有虚假的情感渲染,更没有佶屈聱牙的遣词造句,有的是纯与真的情感流露,这些感情自然而然地从作者平实质朴的文字中汩汩流淌,漫过读者的心灵,读至动情处,不觉朦胧了泪眼。正如“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穿越新旧两条街道,硬是走了近一个小时,这才远远地将七姨婆的老街甩在了身后。”那老街是七姨婆的出生地,也是她最后的归宿,老街承载着人们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新旧两条街道轻轻拂去历史的尘烟,见证着从古至今的人生百态,生活千篇。
作者写下这些有关皖西大地的生活场景,记录下家乡的那些人情冷暖,生活中的经历感悟,人事勾连,在市井烟火中寻找一份感动,留下一份悲悯,记录一丝欢乐,体味不同心境。在寻常巷陌中观人间百态,听岁月交响,听岁月交响,用他极富温情的笔触镌刻下独属于凡尘俗世的平民史诗,因为唯有生活,才成就史诗。
三、皖西大地的岁月迭嬗
无论是人文篇中的“礼”之传承、河流文化,访谈篇中的创作采写,还是人物篇中那一个个首屈一指的文化“翘楚”,又或者是源自徽风皖韵的文化剖析与探究。那些人文底蕴,那些人物,那些著作,那些现象,他们所共同反映出的是皖西大地的更迭变化,正是这些皖西儿女共同编织了新时代皖西大地旧貌新颜的不同经纬。人们融入这片土地,用心播种芬芳,收获爱与希望。正如西方的两河流域文明一样,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而中国文明则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者通过对河流的阅读发现“文明,往往傍水而兴。”作者从“一条河和一座城的荣光”写起,“淠河,是六安人的命脉,厚积千百年历史的淠水,潺潺流淌,传递给我们的是悠久厚重的六安历史和丰饶璀璨的河流文化。”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河流也带给人们疼痛,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理想。无疑,作者对滨水城市的建设满怀信心与希望,“厚积千百年历史的皋城,气宇轩昂,蓄势待发。”
作者在追溯了皋城的历史渊源之后,也不忘快乐老家毛坦厂,他对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皖西小镇自然有着非凡别样的情感。在“人文”一辑中分别以“明清老街:牧马流年 深山古堡”“金安区毛坦厂镇:文脉绵长的明清老街”来打破人们对于毛坦厂的刻板印象,他认为仅用“山清水秀的东石笋,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这两句话来概括毛坦厂未免太过于偏颇。按照作者的讲法:“除了在街面上能看得到的古建筑、鹅卵石街道路面以外,街边的河、四合院的井、沿街的民间老手艺,以及许许多多因历史原因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人文奇观,更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是他从地名由来、老街现状、特色建筑、人文积淀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明清老街样貌。这里面既有历史追溯式的总体概写,更有立足老街本身的精雕细刻式的描绘。这些追溯与描写也与“情感”一辑中的“快乐老家毛坦厂”遥相呼应,二者共同构成作者对于家乡小镇由历时性到共时性的全景式印象。透过我对往日熟悉景象的回溯、再认识,“我”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小镇的变化共同投影出皖西大地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发展。
“访谈”一辑皆是有关皖西文学作品的作家访谈,透过这些访谈,作者意在揭示出新时代下如何讲好皋城故事、六安故事、皖西故事,将地方文化元素写入文学作品,形成地方性文学特色,结合这些访谈作者进行了相应的思考与探究。“人物”一辑书写记录了陈斌先、张子雨、阿洋、束克云、陈良亭、赵克明、陈迪忠等一众皖西文化名家,透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皖西文化创作的丰硕成果,知人论世,尝试以意逆志,写出作者眼中的他们,这些文化名家犹如皖西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闪耀着这片土地的文脉赓续、思想传承。也有关于老镐、吴峰、晓晓、张刚、袁有江、史秀前的扯闲篇,闲中有趣,文尽意犹。“现象”一辑立足江淮大地,书写了对于影视、网络、军队、地方特色剧种(庐剧)、春联、报纸、民俗等一系列的思考与展望。这里面既有对六安籍战士的肯定,也有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担忧,既有对网络时代的充分赞许,也有对传统风俗被冲击的嗟叹。同时充分展示了皖西文化、江淮文化辐射全国的无穷魅力。
诚然,无论是历史回溯、文化讲述、人才发展、现象透视,作者的书写都紧紧扎根在皖西这片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上。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是一幅山水画卷,这是一张张鲜活的地域名片,他们共同讲述关于这片生机勃勃土地上的动人故事。
四、结语
“六安有座英雄山”,皖西大地有着一群热爱生活的儿女们。流冰用朴实动人的笔墨,立足皖西大地、立足生活本真、立足人生经历,将那些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故事,过往的经历搬上他的“舞台”,演绎一曲悠扬动人的皖西欢歌,记录下最真挚的家乡情怀。